为什么说火枪的发明彻底改变了人类的命运和历史走向?为什么工业革命独独发生于英国?我们总是过分强调精神与观念的伟大,却常常忽视技术对人类这一物种根本性的塑造能力。技术,从来都是启蒙人类的第一力量。
我们今天已经进入一个技术型社会,所有人都默认技术可以改变世界,默认技术有强大的力量,可以带来更好的未来。纵观几千年历史长河,我们如何与技术的力量共存?本期问吧邀请华东师范大学世界政治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笑宇,一起聊聊技术如何影响人类文明。
技术改变世界的路径是混沌的@澎湃网友zmiUVz:科学技术的升级有规律可循吗?
张笑宇:首先,技术有自己的进化路径,不同类型的技术所能产生的重大影响不同,而其进步是具有相当的随机性。比如火药的发明者最早是研究炼丹的道士,伟哥最初是因为要治疗心脏病发明的,这种技术沿什么路径升级就很难预测。
其次,科学家在实验室里的伟大发明,有99%都通不过一个漏斗,这个漏斗叫做商业化(或产业化)。因为再好的技术、再正确的方向,没有人用或者没有普及条件,也无法触发对现实的碾压,或打破范式。比如战胜李世石的AI算法在上世纪90年代就出现了,但是当时硬件算力无法支撑,所以无法实现;再比如电动汽车在一百年前就出现了,但当时内燃机发明后,由于石油的应用更便捷,电动车很快销声匿迹,直到上世纪开始全球对碳排放产生担忧后,电动车才重新引发重视;再比如,最早产生蒸汽机车设想的人叫屈尼奥,他是一个法国军官,他想把蒸汽机装在车上牵引大炮,但最终失败。法军也没有持续投钱给他做研发,他的设想最终夭折。而在海峡的另一面,英国有比较好的商业生态,因为当时的煤矿企业很多,所以有大量民间资本愿意投入研发改进蒸汽机。像史蒂芬森这样的人出现,最终积累到一个点,最终推动了蒸汽机车和铁路的出现。
最后,一旦有这种技术出现,它又会通过一个反向漏斗来影响我们的社会,也就是只改变一个小细节,就可以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铁路发明后直接影响了普鲁士战胜法国,统一德国的进程,进而改变了整个人类文明的走向。我把这归结为“双漏斗结构”:科技发明经过漏斗的检验,再放大影响,改变社会。至于其中的规律怎样,因为有太多不确定因素,我认为无法提炼出一个非常简单的模型。我们能做到的,一是同时站在“技术”与“文明”这两条河流上,观察两条河床之间的壁垒比较矮、比较薄的地方,审视需求和突破可能出现在什么地方;二是为技术的研发和商业化创造更好的条件,例如提供充足的研究经费、鼓励自由原创研究、营造开放的商业环境、改善社会公平来增加劳动力成本等等,这样两条河流冲破河床、交汇共振、打破范式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清风扬:对人类文明影响最深的三大技术,该如何评选?
张笑宇:三个名额实在太少,我自己把不同等级足以“影响人类的发明”分成了几档。第一档是分化物种、造就文化的发明。也就是把人类这个物种与猿人区分开来、把智人与原始人类区分开来,并最终把人类带入文化阶段的发明。处在这个档次的发明有石器、火、农业和动物驯化;第二档是令人类从文化进入文明的发明。处在这个档次的发明有车轮和文字;第三档是造就现代世界的发明。处在这个档次的发明有火药、蒸汽机、电力和化肥。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分类和评选标准。任何人也可以提出他自己的标准和评选内容,只要言之成理,没有什么不好。
@小兔兔:当下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是否超越了人类文明的承受程度?
张笑宇:我认为人类是一种有着无限潜力的物种,人类文明总是在回应各种挑战中进步的。当下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旧的人类文明成果造成了挑战,比如社交媒体的发展、虚假新闻和信息茧房冲击了西方普选制,推动了特朗普当选和英国脱欧等一系列重大事项,但是人类依然有可能发展出特定的制度和办法,改进旧的制度,克服这些不利影响。所以我并不认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超越了人类文明的承受能力。
达闻西七号:如何从身边出发,去感受技术的强大力量?张笑宇:其实我个人感觉,在过去的十年里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非常明确地感受到了技术的力量。泛泛地说,智能手机、移动支付、社交平台,都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形态。功利点说,我生活的城市深圳,经常能听到各路海归博士创业成功,团队实现财富自由的故事。就算不讲上市这类大事情,单讲身边的小趋势,这几年能够抓住技术风口去选择职业发展走向的,也在同业竞争者中属于过得不错的,比如小程序起来的时候去做小程序开发或者利用小程序服务商家的平台;比如短视频起来的时候关注直播和MCN;比如政府强调新基建的时候已经在智能建筑领域沉淀下来的技术人才;再比如当下比较热门的芯片,很多从事人工智能芯片研究的博士和技术人员正在获得资本的青睐。
要说警示,其实最值得讲的反而恰恰是老百姓都知道的:好好读书,掌握前沿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在今天这个技术竞争越来越重要的年代,绝对是个人发展道路最正确、性价比最高的选择。新技术的使命就是颠覆旧形态、旧世界。我认识的很多在十年前属于行业内领先的传统企业或者精英人才,最近十年都被技术进步洗了一轮。谁不能快速拥抱新浪潮,终将被淘汰。当然,拥抱新浪潮,不等于追风口、追概念,而是在对已有行业的生态和商业模式有着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利用新技术工具,做好更好的赋能。技术不是虚拟经济,它还是讲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扎扎实实,学习技术力量,这是一种一定会产生回报的价值投资。
技术的重要性在古代如何体现
@夏至。。:技术的重要性,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有何体现?
张笑宇:技术要素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扮演过非常重要的角色。中国大一统的背后很可能有着关键的技术驱动力,这一关键技术发明就是弩。作为远程武器,手持弩的主要性能指标(射程、射速、杀伤力)其实都不如同时期的弓。但是弩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它利用机械力分解射击动作,从而大大降低了对弩手力量的要求。有了这种发明,国家就可以把大量的平民动员为士兵,参与总体战。这也就需要相应的社会制度与之配合。弩在战国早中期的出现,推动了当时一批政治学派(墨家、兵家、法家)发展出相应的基层动员术,也就是通过人头管理和科层制来一级级控制平民,将国家意志渗透到每个人身上,而这套基层动员术,后来就融入商鞅变法与秦制,进而成为中国大一统的一个推动力量。这当然不是说弩是推动中国大一统的根本原因,但弩在其中的确可能扮演了非常关键的角色。当然,除弩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技术也发挥过很重要的因素,例如水利技术、农耕技术、雕版印刷术等等。此外,一些诞自中国的技术,也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例如约翰·霍布森曾在《西方文明的东方起源》中梳理过哪些来自中国的技术为英国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这也是一段很有趣的历史。
@开心小子:掌握核心技术的工匠,在古代是否得到相应的重视?张笑宇:古代政府整体上都不太重视工匠,这一点中国和西方差别不大。古代社会一个工匠如果说受到尊重,最主要的原因是他的技术能够让他发财致富。所以商业发达的古代社会/城市就会更重视工匠和技术人员。当代各国都已经了解科技对国力竞争的影响,所以各国在制度法律上当然都是鼓励技术研发、优待科研人员的。但是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发达国家科技人员获得商业回报的可能性更大,自由度更高,社会地位自然就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