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节引爆“现场娱乐”时代?

所谓的“现场娱乐”就是指需要到达现场才能够享受到的文化娱乐活动,这其中就包括演唱会、音乐会、话剧戏剧、体育比赛、儿童亲子活动等。实际上,随着消费升级时代的来临,现场娱乐正在成为一个极具潜力的市场,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去到演唱会、音乐节的现场、更多的人开始接触话剧、戏剧等现场娱乐内容。

这个“五一”小长假,起码有十几场音乐节在中华大地遍地开花。除了老字号的“草莓音乐节”、“迷笛音乐节”,今年初试啼声的“格莱美音乐节”、“大麦超现场”也是刷屏率较高的。而当音乐节从最初的小众时髦,逐渐变成一种大众的新生活方式。

 

其实从最开始,音乐节并没有随着摇滚乐的出现而出现,它的历史要从20世纪六十年代开始。1959年7月11号到12号,新港爵士音乐节的组织者之一,乔治·韦恩和民谣传奇人物皮特·西格组织了第一届为期两天的新港民谣音乐节,观众人数是一万三千人。1969年举办的伍德斯托克(Woodstock)音乐节一直被公认为历史上最成功的音乐节,32位表演歌手和乐队,超过40万年轻人从不同城市聚集到纽约州东南部的贝塞尔小镇,毫不夸张地说,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完完全全可以代表了整个六十年代,反文化,乌托邦的理想,爱,自然主义,反战,迷幻药的精神之旅,政治聚会,民权运动,和平口号,嬉皮公社,以及摇滚乐。中国的第一个摇滚音乐节出现是在1999年的5月,北京迷迪音乐学校举办的第一届迷迪音乐节。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里,国内的音乐节也开始有了更大的场地,更多的观众,以及更高的知名度,参加的人也越来越多。

聚焦年轻受众群体,年龄层待延展

没有什么地方比音乐节更容易聚拢年轻人的荷尔蒙了。满足社交需求显然是现场娱乐优于线上娱乐的关键,并由此产生更多消费可能。相较于现场娱乐发达的国外,现在国内音乐节的年龄层还比较整齐划一,以年轻人为主流,国外音乐节则各个年龄层均匀分布。说明在这方面正在起步,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在我们所谓的消费升级上面去花时间、花钱。随着消费升级,演出市场急需供给侧改革。现在的城市周末休闲,除了看电影和郊区游,能带小孩参加什么文化活动,其实屈指可数。延展现场娱乐的年龄层,其中蕴藏着巨大机会。

 

跨城消费,漂洋过海的来看你

数据显示,跨城观演已成为一种流行,地域不再成为阻碍粉丝去现场为明星打Call的关键因素。2012年以来至2017年,用户跨城观演的票房贡献占比从19%连年增至32%,目前演唱会和体育赛事票房表现最为突出,占比分别为43%、28%。从一线城市外迁至二三线城市已形成态势,张家口是北京音乐节外迁的最大受益者。在北上广之外,先占据省会城市,然后向周边城市辐射,这是摩登天空在音乐节品牌经营上的扩张路径。

 

线上娱乐VS现场娱乐

数据显示,2012-2016年,中国演出市场观演人次每年保持平均10%以上的增长,2016年甚至高达23.28%,观演人次达到11.81亿次。但即便如此,国内现场娱乐市场规模仍然只有电影市场的一半不到。而在现场娱乐发达的美国,两者是持平的。更为鲜明的对比是,在中国电影人庆祝2017年电影票房突破500亿时,中国游戏产业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2000亿。罗振宇曾提出一个概念,“国民总时间”。在我们可见的未来,时间是绝对刚性约束的资源。每个人就这么多时间,一分一秒也多不出来。

如果时间是商业的终极战场,现场娱乐和线上娱乐各有几成胜算?线上娱乐的制胜关键,不管是追剧还是打游戏,都是用户进入门槛极低,可以利用碎片时间,获得的体验也不错,并且有一定的沉迷成瘾机制。与之相较,线下的现场娱乐尽管被寄予厚望,但大量占用用户时间、价格相对更高。当然,现场娱乐有更好的真实体验、社交体验,阳光、微风、欢笑的人们,这是怎么虚拟现实都做不到的。

各种娱乐力量都是此消彼长。如今人们的兴趣点转移太快,宅腻了就想出去浪,电影看腻了自然就想看大活人又唱又跳。今天的现场娱乐还是一种轻奢型消费。能够成为大众消费的关键,第一是大家愿意为此花时间,第二是始终有好内容供给。 

相关产品

评论